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资讯 >市情要览
【十九大时光】沙漠边缘播绿人
来源:武威日报 作者:侍文元 发布时间:Tue Oct 17 16:29:19 CST 2017

民勤,地处腾格里和巴丹吉林两大沙漠之间,是全国防沙治沙的重点县。在这里,民勤人民在半个世纪的防沙治沙中,演绎了一个个精彩的故事。

在党的十九大即将召开之际,记者前去东湖镇采访,聆听和感悟了沈嘉道老人的防沙治沙故事。

今年72岁的沈嘉道是东湖镇下润村人,老共产党员,2011年卸任村党支部书记,在村“两委”干了37年。

沈嘉道家向北不远处,就是茫茫无际的腾格里沙漠,中间只隔了一道用林草织就的500米宽的绿化带。这一抹绿色,是沈嘉道和乡亲们数十年的心血。

在很多年前,沈嘉道所在的村子叫长湖,沈嘉道小的时候,村边的湖还没有干,野鸭成群,芦苇茂密。但到了上世纪80年代,肆虐的流沙开始向村庄一步一步推进,沙夺良田,人穷思走。

沈嘉道回忆说,1982年春天,下润村六社当时大面积种植小麦,绿油油的青苗已冒出地面几寸高,村民们盼望着一个丰收的好年景。

但是,没有预兆的一场狂风呼啸而来,大风卷起漫漫黄沙向村庄扑来,所到之处,树木被折断,庄稼被卷走。

那一年,沈嘉道刚刚当上村主任,他从来没有感觉到身上的压力如此巨大。“想活人,就得下决心治沙”。他挨家挨户上门动员,开始带领群众治沙造林。

可治沙造林谈何容易。沈嘉道和村民们先用麦草将沙隔成一个个小方格,然后栽上花棒、梭梭、毛条、红柳等沙生植物,再从村里拉来一车车水,一株株地浇。

沈嘉道说,当时,村上统一规划治沙区域,根据家庭人口的多少把沙漠分配到户,由一家一户分片分块组织实施,尤其是家庭人口多、劳力不足的,就显得十分艰难。

李启斌家上有老下有小,全家6口人,只有两个劳动力,每年造林任务1000多株。沙窝里只有妻子一人栽树,丈夫要套着牛车从机井拉水。年近70岁的老父亲李大仁心里很着急,便拄着拐杖赶到沙窝里帮助儿子、儿媳栽树。

“群众虽然有一些怨言,但分配的压沙造林任务还是一分地不欠的要完成。”沈嘉道说,他家带头完成了,群众自然而然也就无话可说了,心平了、气顺了。

“冬季压沙,春季造林。”数十年光阴,百万株沙生植物牢牢地固住了一个个流动的沙丘,也树起了一道长3公里、面积3000多亩的防沙林带。

在下润村六社村口,至今还完整地保存着一条基本废弃的堤坝渠道,紧邻农田一侧,是一道东西绵延的沙枣、杨树、红柳林带,堤坝北面是一望无际的梭梭林,昔日的黄沙几乎不见了踪影。

“堤坝就是我和村民们修的警戒线。”沈嘉道说,当年修筑那条堤坝,就是以它为界,在北面沙漠区域压沙造林,南面农田地带营造农田防护林,绝不能让流沙再侵入村庄一寸之地。“几十年的努力,我们做到了。”

成片的梭梭林、沙枣林,管护起来可是个大问题。一方面沈嘉道组织村民实施禁牧,教育引导群众自觉保护生态植被,另一方面他在思谋着“治本之策”。

2002年冬天,沈嘉道到内蒙古阿左旗走亲戚。当了解到当地人在梭梭根部接种肉苁蓉赚了钱时,他眼前一亮。

他立即买上籽种,并专门从内蒙古请来了一名技术人员指导村民在梭梭根上接种肉苁蓉。

有了肉苁蓉,2000亩的梭梭林按户划给了村民。2005年,接种的肉苁蓉效益初步显现,农户每年通过肉苁蓉增收数千元。一些曾经怀疑过沈嘉道的人,开始从心底里支持他。

“那是一本万利的好事,既可以把梭梭林带保护好,又可以从中增收,而且肉苁蓉不浇水、不施肥,是多年生植物,每年都可以挖出来作药材卖。”沈嘉道说。

从内蒙古引进梭梭接种肉苁蓉技术,为发展沙产业开辟了一条新途径,沈嘉道也成了民勤县梭梭接种肉苁蓉的“第一人”。

正是有了沈嘉道的大胆尝试和成功收获,加之政府的大力扶持,民勤县现已示范推广梭梭接种肉苁蓉6万亩,2016年全县直接或间接从事治沙造林和沙产业的群众达到11.4万人,实现总产值3.34亿元,人均收益达到2930元。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人心稳住了,沙漠就治住了!”这是沈嘉道老人历经沧海之后的治沙名言。更让他欣慰的是,国家对生态治理与保护越来越重视,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家乡生态环境得到持续改善,风沙少了,树木多了,植被密了,空气更清新了。

采访结束时,沈嘉道老人道出了心声:“随着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家乡的明天会越来越好。”老人沧桑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武威日报侍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