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资讯 >人才工作
武威市“五个坚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陈文才 发布时间:

近年来,武威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和省委有关人才工作要求,紧紧围绕全市重点产业、重大项目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大力引进急需紧缺人才,着力构建人才集聚高地,为建设经济强市、生态大市、文化旅游名市,全力打造生态美、产业优、百姓富的和谐武威提供了坚强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坚持政策引领,多方吸引留住人才。从武威欠发达的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区域性差异人才政策,从人才引进培养、选拔使用、激励保障等方面提出41项具体人才政策。对引进的急需紧缺人才,按博1津贴,先后为671人(次)引进的急需紧缺和高层次人才落实政府津贴和工作补助1269.325万元。投资1.2亿元建成引进人才配套服务项目—金熊猫公寓,累计修建、改建人才公寓848套,配备基本生活设施,实行“拎包入住”;在武威境内购房,给予博士和正高级专家10万元、副高级专家和硕士5万元的一次性购房补贴。制定《市属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管理暂行办法》,为优秀干部锻炼成才搭建平台。制定《人才公寓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在人才公寓配备食堂,择优确定物业、餐饮承包企业,人才就餐费用的68%由财政补贴。

坚持服务发展,大力引进各界英才。围绕全市发展大局,本着急需实用原则,不断拓宽引才渠道,大力引进经济社会发展所需各类人才。根据重大项目、重点产业发展需要,每年组织开展集中引才行动,引进急需紧缺人才749名,其中博士9名,硕士253名。着眼破解专业技术人员年龄老化、专业技术人员断层问题,鼓励事业单位、企业根据需要引进(招聘)人才369名,其中硕士85名。着眼培养储备优秀年轻人才,积极争取选调优秀大学生135名,其中博士2名,硕士50名。着眼招才引智,先后从国家部委、省直机关、国有企业、科研院所引进32名专业型干部到武威任职。

坚持问题导向,努力破解人才短板。为有效解决企业引才难问题,在全额事业编制中调剂专项编制,采取“政府出面引、企业对口用”的办法,先后引进214名企业急需紧缺人才,安排到重点企业服务3年,目前这些人才已成为企业技术改造、产品创新的新生力量。为解决技能人才短缺、培养适用性不强、科技创新水平低的问题,千方百计争取兰州交通大学在武威设立新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成立甘肃威龙葡萄酒专修学院,扩建武威职业学院,探索人才培养新路子。为充分发挥人才作用,深度挖掘凉州文化资源,加快建设文化旅游名市进程,成立文化旅游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凉州文化研究院和市“马踏飞燕·金色大道”大景区管委会,聘请余秋雨等文化大咖为市政府文化顾问,创办《凉州文化论坛》,邀请知名学者做客《凉州讲坛》,全力打造武威文化旅游品牌。

坚持跟进培养,全面激发人才活力。坚持工作需要和培养人才相结合,对引进的急需紧缺人才,安排在工业、现代农业、项目等经济建设主战场,发挥专业特长、锻炼成长。急需紧缺人才职称应评尽评、随到随聘,表现优秀的优先提拔使用。对新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的发明专利,由市财政给予每项1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先后3次对86件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的发明专利给予了奖励,对168件有效发明专利给予年费资助。定期对科技创新代表和优秀科研团队进行奖励,对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成果显著的万廷文科研团队给予536万元的重奖。引导鼓励各行业、领域的优秀人才积极申报和实施项目,武威物联网诊疗中心建设人才项目等11个项目先后得到省级人才项目支持,争取项目资金770万元。

坚持强化保障,努力营造良好环境。严格落实引进急需紧缺人才子女入学、配偶工作调配等政策,千方百计解决引进人才的后顾之忧。加强人才工作宣传策划和舆论引导,大力宣传扎根武威、立足岗位、创新创业的各类人才先进典型事迹和全市各条战线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的成效,编发《武威人才》13期。建立引进人才动态信息库,制定《引进人才服务工作过错行为责任追究暂行办法》,定期到人才所在单位调研督查,压实责任担当,严厉查处人为设置障碍、排斥压制人才的行为,在全社会形成了重视人才、关心人才、支持人才的良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