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资讯 >党建动态
规模养殖谋发展 致富不忘众乡亲——记全市脱贫攻坚产业扶贫优秀能人大户张成年
来源:武威日报 作者:韩慧文 孙丽娟 发布时间:Thu Aug 09 08:54:10 CST 2018

3配图 张成年在检查奶牛饲喂情况。.jpg 

“全市脱贫攻坚产业扶贫现场推进会召开后,给我们吃了定心丸,为我们发展指明了方向,让我充满了信心和干劲!”8月1日,记者来到凉州区武南镇张林村六组的金谷丰畜牧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社负责人、全市脱贫攻坚产业扶贫优秀能人大户张成年兴奋地说道。

临近晌午,白墙蓝瓦的合作社奶牛场内,760头戴有黄色标牌的荷斯坦奶牛,或悠闲地吃草,或晒着太阳,几百台大功率风扇吹着,工人们正在打扫场内卫生。张成年告诉记者,奶牛每天生活都很“滋润”,它们喜欢清洁、干燥的环境,奶牛采食后保证其充分的休息时间,有利于奶牛正常反刍和每天3次高质量产奶。

张成年边走边介绍说,合作社目前占地面积120亩,建成了标准牛舍7栋7316平方米、青贮池2座6600立方米,日产鲜奶10吨,年产鲜奶3650吨,年收入1600多万元。为保证牛奶品质,奶牛场通过伊利SOP管理系统检测要求,从原料收购、饲料加工、营养饲喂、检验免疫、挤奶流程到最后的鲜奶出库,都有一套严格的规范操作流程,保证每个环节都在监控下进行。合作社所产鲜奶全部由伊利集团公司收购,也是伊利集团公司在武威惟一一家验收合格的达标牧场,被伊利集团公司定位为甘肃优质A+级鲜奶生产示范基地。

今日红红火火的合作社,也曾历经过困难时期。

2013年初建场时,牛奶价格低迷,资金也比较紧张,是合作社最困难的时候。一向不服输的张成年并没有退缩,市上出台的贴息贷款惠农政策为他解了燃眉之急,在相关部门的扶持下,张成年贷款300万元,用于牛场正常运转,直到牛奶价格回升,合作社终于有了收益。

“牛奶安全最要紧,质量是硬道理。”合作社技术员张有武告诉记者,场内采用“五良”综合配套技术及标准化生产技术,严格按照动物免疫程序开展动物防疫工作。在饲料、兽药及饲料添加剂使用监管方面,严格依照一月一査、专人监管、后台监控的原则进行管理,所产牛奶每天每批次进行微生物、黄曲霉素、药物残留等检测工作,确保牛奶质量安全,让老百姓喝到放心、优质、安全的牛奶。

“奶牛场所产高品质生鲜乳,价格始终高于市场平均价格,比散户养殖具有更高的经济效益。为全面提升牧场设施管理水平和综合效益,合作社引进了国外先进红外发情监测、精准饲喂管理和饲喂管理三大智能系统,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经营管理体系。”张成年说。

“致富不能忘了乡亲。”张成年告诉记者,在发展合作社的同时,奶牛养殖有效带动了周边农户发展牧草种植,合作社每年使用牧草达到2000多亩,他都用高于市场价格收购。现在,合作社就业的25名工人,也是周边的村民。“这几年我一直在合作社打工,每个月4000元左右的工资,比外出务工强多了。”在合作社打工的村民张斌年开心地说。

“以前我家种了20亩地,种小麦收益不好。现在给牛场种青贮玉米,一亩地基本能产4吨,收入2000元左右,20亩地就是4万元钱。”村民张金年边算账边对记者说,玉米和玉米杆子全部由奶牛场收购,效益好而且没有垃圾,对村里环境保护也有很大好处。

在张成年的办公室内,摆在桌子上的一个荣誉证书引起了记者注意,证书上写着“捐资助学 造福桑梓”。张成年一人致富不忘为家乡教育出力,他先后为镇上学校捐资助学,为学校师生购买打印机、餐桌椅等用品,受到了乡亲们的好评。

对合作社今后的发展,张成年思虑已久,信心满满。他将结合农村“三变”改革,运用“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合作模式,在原有的基础上扩建奶牛场,新建奶牛圈舍9000平方米,饲养荷斯坦奶牛1500头,预计日产鲜奶20吨以上。同时,将奶牛场用工人员增加至40人,向周边农户提供全程服务,带动更多农户发展奶牛养殖;成立牧草种植专业合作社,把土地量化为股份,以乡亲们的土地入股,把有效劳动力整合起来,通过合作社挣到更多的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