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资讯 >党建动态
●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系列报道之六 扶贫一线党旗红——记全省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先进基层党组织古浪县西靖镇党委
来源:武威日报 作者:康建明 李化阳 发布时间:Thu Dec 20 08:38:45 CST 2018

“聚宝棚”里瓜果香,“羊银行”里致富忙,特色林果效益高,戈壁农业发展好……

在古浪县实施生态移民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的主战场西靖镇,处处都是一派繁忙景象。繁忙中,有一个身影无处不在,那就是党组织。

近年来,西靖镇党委坚持基层党组织建设与脱贫攻坚深度融合,不断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脱贫攻坚优势,有力推动了各项攻坚举措的高效落实。

3配图:五道沟万亩戈壁农业示范基地.jpg 

五道沟万亩戈壁农业示范基地

“党员干部带着我们到产业搞得好的地方学习、观摩,引导我们种上了蔬菜、养上了鸡、羊、牛,贫困户都有了自己的产业,好日子在后头哩。”西靖镇感恩新村村民冯政计算着今年饲养土鸡的收入,高兴地合不拢嘴。

西靖镇党员干部充分发挥“头雁效应”,引领贫困群众转变观念,大力发展特色产业。近年来,西靖镇累计发展戈壁农业6420座,建成养殖暖棚1.79万座,培育特色林果2.01万亩,栽植梭梭接种肉苁蓉5300亩,实现了贫困群众产业全覆盖。

积极争取实施总装机容量8.39兆瓦的光伏扶贫项目3项,预计年收益850万元以上,带动1198户贫困户年增加收入3000元,持续受益20年。在产业发展过程中,西靖镇党委总结形成了支部建在产业链、党员聚在产业链、群众富在产业链的“三链”经验。通过“党组织或党员中心户+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党建模式,坚持龙头带动,依托县级国有扶贫产业公司,建成万只母羊繁育、万亩戈壁农业两大产业基地,通过产业培育发展使移民群众一步到位从南部山区传统落后的耕作方式向现代农业发展转变,形成了移民区产业发展新格局。

西靖镇辖区有从县内南部山区11个乡镇搬迁至此的移民群众。在每个移民点建成后,西靖镇党委便着手接转党员组织关系,按照“党总支+居民小区党支部”的模式组建党组织,使党组织及早介入移民新村管理,率先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为新搬迁群众提供协调贷款、技术服务等方面服务。

为破解村干部队伍结构不优、能力不足、激情不高等问题,镇党委在全县率先启动村干部职业化管理改革试点,完成11个移民新村大学生村文书招聘,建立了《考勤监督》《工作报告》等4项管理制度,落实每人每年3.8万元“结构制”报酬。王玉娟就是通过统一招聘考试,到阳光新村工作的大学生村文书。她说:“现在想的最重要的事,就是早日打赢脱贫攻坚战。”

基础薄弱是西靖镇脱贫攻坚面临的短板,西靖镇党委着力提升“两不愁、三保障”水平,不断夯实脱贫攻坚基础,提升群众幸福指数。富源新村村民张斌说:“原来居住在黑松驿镇张家河村,交通不便。搬迁到富源新村居住后,生活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外出务工、看病就医、孩子上学都比山里强多了。”

近年来,西靖镇实施农田水利建设、农村环境集中连片整治、教育卫生、文化建设等关系民生福祉和社会发展的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实现了自来水、动力电、太阳能路灯、村级阵地、文化广场全覆盖,通村道路全硬化。新建移民新村幼儿园13所、完全小学12所、初级中学1所,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9.5%,保证了移民子女有学上、上好学。新建标准化村卫生室58所,实现建制村全覆盖。

2014年至2017年,西靖镇累计减贫1929户8765人,贫困面从67.8%下降到1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