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资讯 >市情要览
产业富民拔“穷根”——我市推进“八大产业”系列报道之七
来源:武威日报 作者:张尚梅 发布时间:Fri Feb 01 10:37:49 CST 2019

近年来,我市聚焦脱贫攻坚目标,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敢死拼命的精神、争分夺秒的劲头,着力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实现多渠道、多层次增收,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

构建政策保障体系

2018年10月16日,凉州区韩佐镇头畦村二组村民、创收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郭骅给大伙带来一则好消息:“6月份申请的第二批财政专项资金100万元,用于食用菌棚提标建设,现资金已经到位,并开始实施了……”

在该村食用菌生产示范园区会议室里,一场关于农民合作社发展的村民讨论会正在进行,听到5月份投放的菌棒已陆续出菇,大家拍手鼓掌,为富民产业叫好。

给钱给粮,都不如引来致富产业实在长远。我市把发展特色产业看作脱贫致富的“金钥匙”,制定了系列产业扶贫政策,先后印发了《武威市培育壮大特色农业产业助推脱贫攻坚实施方案》、牛羊菜薯药5个特色产业工作方案及合作社全覆盖、蔬菜保鲜库建设两个专项保障方案,形成了“1+5+2”扶贫产业政策保障体系。出台了《关于深入推进产业脱贫产业富民工程的实施方案》,推进扶贫产业高质量、全产业链发展。出台了《关于扶持贫困县区龙头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着力从财政扶持、金融支持、用地优惠、电价支持等方面,培育发展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实现产加销一体化经营目标。成立甘肃金控集团天祝分公司和甘肃省农业信贷担保公司武威运营中心,做好资金保障。同时,放大项目支贫效应,北京德青源公司金鸡产业扶贫项目正在加快建设;古浪县黄花滩移民区兴盛种羊繁育有限公司,建成富康新村、圆梦新村两个母羊繁育基地和绿洲育肥基地,2018年底已向贫困户投放种羊1336只;古浪县顶牛富硒肉牛养殖基地,肉牛存栏量达到5824头,入园贫困户109户;中天羊业古浪县20万只肉羊屠宰生产线,开始试生产。天祝县南阳山食用菌循环经济产业园,已完成部分基础设施建设并投产。

培育壮大富民产业

隆冬时节,寒气袭人,路旁的水渠结上了厚厚的冰,但在古浪县黄花滩移民区五道沟万亩戈壁农业示范基地,日光温室内绿意盎然,辣椒青翠欲滴,西红柿长势喜人。

为了赶在春节前出售一批西红柿、辣椒,卖个好价钱欢喜过大年,李志虎在定植初期就调整好岔口,去年12月西红柿开始结果,今年1月开始转色,眼看就要成熟采摘,李志虎乐得合不拢嘴。

“在春节前上市,西红柿每座棚能收入1.2万元,可以卖到4月份,纯收入能达到2万元。辣子长势良好,每座棚能收入1.7万元。这样算下来,30多座棚的毛收入有40多万元,纯收入能达到30万元。”李志虎高兴地说:“发展戈壁农业给我家带来了开门红。”

近年来,古浪县把发展戈壁农业作为脱贫攻坚的有力抓手,以西靖镇、黄花滩镇、永丰滩镇等北部荒漠区域为重点,初步建立起了产业鲜明、布局优化、特色突出的戈壁农业生产格局。

赵雄泰,是易地扶贫搬迁户。2018年,成为古浪县绿洲牛产业基地的一名产业工人。如今,他不但在牛产业基地入股,还在基地打工,各种费用和分红加在一起,一年收入6.2万元。

为让移民“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古浪县与甘肃顶乐农牧有限责任公司合作富硒肉牛产业扶贫项目,着力推进“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方式,通过依托公司为养殖户统一提供育肥牛犊、饲草料、机械设备、防疫和销售等一体化服务,产生效益资金由合作社整合,实现西靖镇未脱贫户分红全覆盖。

春节在即,凉州区四坝镇泽盛源和昭然两家农民专业合作社门前一派繁忙景象,乳瓜、辣椒、西红柿等蔬菜正在装箱打包等待外运。泽盛源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泽底告诉记者,他们的收购点一天就拉运蔬菜30多吨,全村加起来,一天要有100多吨蔬菜外销。

四坝镇寨子村以乳瓜为主品牌的蔬菜种植销售,成为农民致富奔小康的主产业,村里千亩日光温室园区400多座日光温室整齐划一,气势恢宏。全村有农民专业合作社13家,人均收入已达到13600元,仅设施蔬菜人均收入7800元,占人均收入的62%。

近年来,我市突出区域资源优势,按照沿山、沿川、沿沙三大产业带布局,大力发展牛羊鸡菜果菌薯药八大产业,2018年底,已种植高原有机蔬菜、中药材、藜麦等特色优势产业21.91万亩。

如今,走进天祝县、古浪县的移民新村,高标准的搬迁新宅、宽敞整洁的校园广场、连片建设的蔬菜种植基地,一条条干净平坦的水泥路直通各家各户……昔日偏僻的贫困村落,如今正悄然发生着喜人的变化。

完善利益联结机制

唐鸿军家以前在天祝县安远镇,易地扶贫搬迁来到松山镇鞍子山村。他告诉记者,从放羊到种香菇,刚开始,他对这样的转型很没信心。

第一次试种香菇结果出乎意料,9月第一茬香菇就卖了上万元。唐鸿军说:“那几天行情好,一斤收购价都要5元左右,一年产四茬,收入接近3万元。” 走进唐鸿军的大棚,第四茬香菇正一个劲地往出“冒”,圆润饱满,清香扑鼻。

“三年前‘住的茅草屋,走的水泥路,辛苦干一年,还是个倒挂户’的局面一去不返了,种植香菇让我家的日子蒸蒸日上。”唐鸿军说。

鞍子山村,天祝县贫困面最大的村子。过去,依靠种植传统农作物生活,大家收入低,脱贫没信心。而今,香菇产业正在小山村崛起,成为脱贫的坚实力量。

藜麦是天祝县农牧民脱贫的又一大富民产业。

2017年初,天祝县通过招商引资引进甘肃远达集团,在松山镇南阳山生态移民区5、7号点试种植藜麦(陇藜1号)5000亩获得成功。2018年,天祝县通过“企业+基地+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成立藜麦种植专业合作社5个,鼓励农户抱团发展。在松山镇德吉新村、祥瑞新村、鞍子山村等8个村种植藜麦3.3万亩,打造天祝藜麦在全国的领先地位。

作为脱贫攻坚特别是产业脱贫的有生力量,天祝臣祥菌业科技有限公司、甘肃远达集团、甘肃中天羊业、甘肃顶乐牧业有限责任公司等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挥了重要作用。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不容小觑。甘肃正阳现代农业服务有限公司依托古浪县直滩镇上滩村顺天农牧专业合作社、民权镇吴家湾村大华林下养殖专业合作社等7家专业合作社签订5万吨马铃薯订单,受益农户达5000户以上。

我市有2个深度贫困县、2个深度贫困镇和115个深度贫困村,扶贫攻坚主战场集中在山区、荒漠地带,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一户不落、一人不少”地攻克深度贫困堡垒至关重要。

2018年9月,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向社会公示我省2017年度拟摘帽退出12个插花型贫困县中,我市凉州区和民勤县在列。今天,一片片荒漠变身良田,一座座村庄摘掉“贫困”标签,一张张笑脸阳光灿烂,富民产业遍地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