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资讯 >党建动态
为建设现代化新武威提供坚强组织保证——新时代武威组织工作综述
来源:市委组织部 作者: 发布时间:Fri Aug 25 16:47:20 CST 2023

巍峨绵延的祁连山见证变迁,奔腾不息的石羊河留下印记。


新时代武威广大党员干部合着嘹亮号角,迎着信仰曙光,开启心灵深处一轮新的洗礼。


11.jpg

这五年,令人倍感振奋和永远铭记的是,2019年8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古浪县黄花滩富民新村和八步沙林场视察调研,作出重要指示,寄予殷切期望,给全市干部群众以巨大鼓舞和有力鞭策。


这五年,全市干部群众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奋力打赢了脱贫攻坚、疫情防控等大战大考,同全国全省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省委、市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全市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共同奋斗的结果。


进入新时代,武威组织工作风雨兼程、笃行不怠,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在大战大考中彰显忠诚担当,在服务大局中把握职责定位,在赶超进位中锤炼务实作风,汇聚起迈步新时代、奋进新征程的强大力量。


以理论武装凝心铸魂


思想之旗引领新征程,理论之光照亮奋进路。


2022年8月19日,全省首个以地方党史为主线的武威市四史教育馆建成启用,全方位多角度集中展示党的领导下武威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成就。


一时间,市四史教育馆和新建的凉州区四十里村、古浪县峡峰村红色美丽村庄成为全市党员干部群众接受党性教育、传承红色基因的“红色打卡地”,累计开展四史教育、党性教育2910场次,受众达到22.65万人次。


22.jpg

政治是根、思想是魂,根深方能叶茂,魂定方能志坚。近年来,全市组织部门始终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作为砥砺初心使命的“磨刀石”、提升政治能力的“大课堂”、激发干部队伍奋斗热情的“动力源”,深入实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培训计划,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认真落实第一议题,严格执行党内政治生活制度,严格规范干部教育培训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比重不低于70%的刚性约束,先后举办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党的二十大精神全覆盖集中轮训6轮次,“党课开讲啦·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系列专题宣讲活动16期,辅导党员干部4.2万多人次,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争当拥护“两个确立”、践行“两个维护”的排头兵。


一次次涤荡心灵的学习,一场场热气腾腾的宣讲,一个个红色资源实境教学……从城市到农村、从机关到社区、从企业到校园,全市上下持续掀起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热潮,广大党员干部扎实接受思想洗礼,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不断增强。


以实干担当服务大局


向中心聚焦,为大局聚力。中心工作推进到哪里,组织工作服务保障就跟进到哪里。


一面面鲜红的党旗,是一座座不惧风雨的战斗堡垒;一枚枚闪亮的党徽,是一次次践行初心的庄严承诺;一个个普通的党员,是一道道坚不可摧的安全防线……近年来,面对乡村振兴、疫情防控、高质量发展等急难险重任务,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冲锋在前、攻坚在先,充分发挥了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


在乡村振兴主战场,选优配强县乡领导班子,充实一线工作力量,全覆盖选派驻村第一书记339名,累计选派驻村帮扶工作队队员9300余名。总结推广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富民新村”“上庄”“红旗”“德吉新村”四种模式,带动乡村各级党组织全力以赴兴产业、建新村、育乡风、促治理,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乡村全面振兴。


33.jpg

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全市组织部门靠前站位、主动担当,动员3.67万名党员干部参与疫情防控,实施“乙类乙管”措施后,按照“1+2+3+N”模式组建1123支医疗服务小分队,实现村、社区医疗服务全覆盖,让鲜红的党旗在疫情防控一线高高飘扬。


在高质量发展主阵地,认真落实市委“四敢”意见,组织实施领导干部分级包联惠企纾困专项行动,由市县乡三级领导干部分级包联6061户企业,扎实开展“五个一”活动,落实“六必访”要求,协调解决实际困难,助力企业健康发展,经验做法在《中国组织人事报》刊载。


以大抓基层筑牢堡垒


根本固者,华实必茂。


近年来,全市组织部门牢固树立大抓基层鲜明导向,坚持抓基层、强基础、固基本,推动各领域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围绕深化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促基层治理、促高质量发展,深入开展“基层党建质量提升年”活动、基层党建“十百千”工程和党支部“先进引领、中间提升、后进整顿”三项行动,先后培树省级标准化先进党支部48个,努力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扎实推进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优化提升行动,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和村干部学历能力“双提升”行动,1049个行政村大学生文书配备实现全覆盖,与甘肃农业大学合作,利用五年时间将年龄在50岁以下的1858名村干部学历全部提升到大专及以上层次,目前两批在读639名,推动村干部能力素质跟上乡村全面振兴现实需要。


聚焦延伸党组织“触角”,开展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三年提升行动和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扩面提质”行动,成立互联网、交通运输、快递等7个行业党委,打造“红色驿站·武威印象”60个,党在新兴领域的号召力凝聚力影响力不断增强。


坚持“输血”与“造血”并重,大力实施党建引领村集体经济发展五年行动和村集体经济倍增计划,累计争取中央和省级财政资金1.379亿元,市县投入各类财政资金14.75亿元,建成村集体经济产业园25个,2022年全市村集体经济村均收入实现15.78万元,2023年上半年村均收入达到15.84万元。


44.jpg

只有把党员组织起来,才能把群众动员起来。全市各级党组织深入实施“党员先锋引领工程”,涌现出全国“最美公务员”杨斌、“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张延堂、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姜莉玲、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市政府政务服务中心等一批先进典型,在市电视台开设《党旗飘扬新武威》专栏,大力宣传各领域党员先进事迹,激励引导广大党员争做“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难关头豁得出来”的先锋模范。


以正确导向选贤任能


为政之要,惟在得人。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有一支政治过硬、适应新时代要求、具备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的干部队伍。”


选什么样的人、用什么样的干部,如何选人、怎样用人……面对一道道“必答题”,全市组织部门认真落实新时代好干部标准,鲜明树立重实干、重担当、重基层的用人导向,常态化开展市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分析研判,实施“百名优秀年轻干部选树培养工程”,全覆盖开展年轻干部专项调研,切实在乡村振兴、项目建设、高质量发展等重大斗争一线近距离考察识别干部,一批批忠于职守、敢于担当的干部成为各行各业、各条战线的“擎旗者”。


始终把政治标准贯穿干部选用全过程,紧盯素质、年龄、能力“一升一降一强”目标,高质量完成县乡换届和村(社区)“两委”换届,乡村振兴一线“指挥部”和“作战部”功能更强、结构更优。做深做实干部政治素质考察,出台《武威市市管县级干部政治素质考察操作规程(试行)》,总结推广“五察五注重”工作模式,把政治上不合格的人选全部挡在门外。


着眼提振干部干事创业精气神,大力实施“干部能力素质提升年”活动和干部专业能力提升计划,连续3年举办为期2个月的全市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先后在北京大学、厦门大学、苏州大学等知名院校,举办招商引资助力高质量发展、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等专题培训班,帮助各级干部不断增强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能力水平。


55.jpg


组织为干部担当,干部才能更好地为事业担当。为进一步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市委先后出台《关于大力推进“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努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干在先的意见》《武威市关心关爱干部营造干事创业良好环境若干措施》,全市93个乡镇“五小”工程实现全覆盖,古浪县、天祝县筹集350万元设立关心关爱干部专项资金,累计帮扶慰问111人次、发放关爱资金112.5万元,进一步营造安心安业的良好环境。


以良好环境引才聚才


经济要发展,人才是关键,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


近年来,全市组织部门围绕中心大局,在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上持续用力,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聚焦放权松绑,制定《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才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初步构建起衔接配套、功能完善的人才政策体系。


紧盯事业发展需要,深入开展“才聚武威·智创未来”系列引才活动,先后在北京、厦门、西安等地举办引才宣介会和专场招聘会,五年来累计引进急需紧缺人才1412名。全力推进重离子治疗肿瘤中心、中国农业大学石羊河实验站等高水平人才集聚平台建设,深化拓展与中国农业大学、中科院上海应物所等科技“国家队”合作,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70名。


66.jpg


聚焦人才急难愁盼的“关键小事”,出台《优化人才发展环境的意见》,市县修建人才公寓1070套,为326名高层次人才申领“陇原人才服务卡”,为505名引进人才办理“天马人才服务卡”,发放人才津贴补贴1172.9万元。严格落实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制度,全力做好人才服务保障工作。


路虽难,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做好新时代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全市各级党组织和组织系统将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为指导,胸怀大局,奋勇担当,埋头苦干,坚毅笃行,不断提高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质量,为谱写武威现代化建设事业新篇章提供坚强组织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