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资讯 >市情要览
不获全胜 决不收兵 ——我市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纪实
来源:武威日报 作者:马开良 发布时间:Wed Aug 21 08:50:26 CST 2019

一个时代目标,一份历史答卷。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作为全省脱贫攻坚的主战场,我市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以稳定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全面攻克深度贫困堡垒为主攻方向,以中央专项巡视反馈问题整改和“3+1”冲刺清零为着力重点,全力以赴打好脱贫攻坚战。全市贫困人口由2014年末的25.72万人下降到2018年末的2.6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7.43%降至1.81%。

今年是全面攻克深度贫困堡垒、取得脱贫攻坚决定性胜利的关键一年,面对剩余贫困人口脱贫难度大、自身发展动力不足等复杂因素,我市以“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决心,吹响决战贫困的冲锋号角,尽锐出战,集中力量攻克“贫中之贫”。

挂图作战  层层立下军令状

在市扶贫办墙上,挂着一张特别的图:339个贫困村、2.6万贫困人口的分布、脱贫进度,被红、黄、绿三色旗子标注,“扶谁、谁去扶、怎样扶”也一目了然。

从集中连片贫困区到插花贫困带,这样的扶贫攻坚作战图随处可见。不少干部感言:每每看到作战图,感到身上担子沉甸甸的。

小康路上,不落一人。面对艰巨任务,全市上下一心,全力动员,层层推进,志在攻坚。

市领导率先垂范,访真贫、察实情、寻良策,密集调研,足迹遍布贫困乡镇村组。

省、市、县、乡、村五级书记齐上阵,签下军令状,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领导责任体系。

市、县共派出345个扶贫工作队、20327名驻村干部,帮扶320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实现了建档立卡贫困村驻村帮扶全覆盖。

市委、市政府定期开展扶贫专项督查,充分发挥12个专责工作组、14个民主监督单位职能作用,层层健全完善目标责任管理体系,防止“被脱贫”“数字脱贫”。

绘蓝图、明责任、定路径、建机制,脱贫攻坚全力推进。坚持市委常委会会议和市政府常务会议、市脱贫攻坚领导小组会议专题会议和现场会,安排部署脱贫攻坚工作。

在脱贫攻坚决战决胜的关键时刻,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到甘肃代表团参加审议,发出“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动员令和总攻令,犹如春雷般响彻陇原大地,更让正在攻克深度贫困堡垒的武威各级干部群众深受鼓舞振奋,为全市打赢打好脱贫攻坚这场硬仗注入了强大信心与力量。

聚焦精准  做强产业刨“穷根”

贫困群众脱贫的根本在产业。我市牢牢抓住扶贫产业这个根本,按照打造“沿山、沿川、沿沙”三大产业带,突出发展“牛羊鸡菜果菌薯药”八大产业的发展思路,下大力气培育扶贫增收产业,着力推进龙头企业引培、合作社能力提升、农村金融综合服务室组建运营、果蔬保鲜库建设、产销对接,做到龙头企业联结、合作社带动、技术服务、资金扶持、农业保险五到户,扶持带动贫困群众发展特色产业,实现持续稳定增收。

4月25日,30万只小鸡“穿越”四省区2000公里抵达天祝县,开始了它们的“新生活”,标志着天祝县金鸡产业园建成投产。

6月27日上午,古浪县德青源金鸡产业扶贫项目正式投产,首批30万只青年鸡如期进园。这是继天祝德青源金鸡产业扶贫项目投产后,我市投产的第二个金鸡产业项目。

6月30日,凉州区金鸡产业扶贫项目青年鸡区建成投产,首批30万只青年鸡自当日起陆续进园养殖。

……

一批农业骨干龙头企业项目已成为带动农民增加收入的中坚力量。

易地扶贫搬迁至西靖镇后,居住在古浪南部大山深处、祖祖辈辈“靠天吃饭”的农民刘文彪拥有了自己的日光温室。“这一棚西红柿已陆续上市,第一次就卖了600多元。”说起收入,刘文彪笑容满面。

如今,像刘文彪一样通过发展特色产业走上脱贫致富路的农民越来越多。产业,也为全市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有力支撑。

数据显示,今年1至7月,我市贫困地区开工建设戈壁农业660亩,种植高原有机蔬菜、中药材、马铃薯、藜麦等特色作物25.88万亩,梭梭接种肉苁蓉5000亩。引进培育扶贫龙头企业,加快德青源金鸡、天祝县藜麦产业园区、食用菌产业循环经济示范园、高原夏菜基地和白牦牛产业化,古浪县黄花滩万只种养基地、顶乐肉牛养殖基地、浪美肉牛屠宰分割及鲜湿面加工、达康牧业100万只羊屠宰加工等重点产业扶贫项目建设,引进实施伊利液态奶生产线、海升水果胡萝卜种植等项目,带动贫困户特色产业发展。

作为国家六盘山贫困片区县和省定23个深度贫困县的古浪县,立足资源优势,壮大特色产业“造血”功能,建设黄花滩生态移民区万亩戈壁农业基地,采取“日光温室+合作社+贫困户”的经营模式,支持有种植意愿的贫困户自主种植,由合作社负责技术服务和产品销售;对无种植能力的贫困户,将日光温室入股到黄花滩生态移民后续产业专业合作社,由合作社统一种植经营,每棚每年向贫困户分红3000元。目前,移民区戈壁农业累计达到6420座,带动贫困户4640户。

靶向治疗  增强贫困群众“造血”功能

扶贫重在“造血”,“造血”关键在于技术扶贫。今年以来,我市围绕提高群众科学种养水平,服务“牛羊鸡菜果菌薯药”八大产业,加大贫困地区产业发展资金投入,强化贫困群众农业技术服务,全面推广农业保险和订单农业“两单”模式,贫困群众脱贫致富长远发展的“造血功能”和自我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

在做好农业技术服务的同时,我市加大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和试验,拓宽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渠道。今年,天祝县佳禾农业专业合作社与打柴沟镇62户农户签订土地流转入股合同936.65亩,建成高原绿色有机蔬菜新技术、新品种试验示范基地500亩,设计新技术11项(次)、蔬菜新品种34个,建成藜麦示范基地436亩,成为我市推进产业扶贫新品种的“试验田”。

今年,我市按照“派一人、抓一村、兴一业、富一方”的工作思路,选派科技特派员680名,实现贫困村科技特派员服务全覆盖。以“公司+科技特派员+农户”“科技特派员+农村协会+农户”“科技特派员+基地+农户”等多种服务模式,实现科学技术与农村经济紧密结合。建立“牛羊鸡菜果菌薯药”及藜麦专家指导组,选派市、县区农牧技术人员401名,进村进园、入户入棚开展技术指导和服务,举办培训班600多场次,培训农牧民3.5万人次。通过全面系统培训,使服务产业发展的科技特派员能力有了进一步提高,贫困群众对食用菌栽培、科学养殖、日光温室种植、发展乡村旅游等产业知识和技能有了系统全面地了解和掌握,增强了“造血功能”和自我发展能力,为脱贫攻坚产业扶贫提供了科技支撑。

冲刺清零  着力解决“三保障”突出问题

当前,脱贫攻坚到了最吃紧的时候,开展“3+1”冲刺清零行动是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最后的战机、最紧的重任。行动开展以来,我市坚持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作为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的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按照“坚定信心不动摇、咬定目标不放松、整治问题不手软、落实责任不松劲、转变作风不懈怠”的要求,扛牢扛实脱贫攻坚政治责任,以“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决心,捏紧拳头,集中力量打好“3+1”冲刺清零这场攻坚硬仗。

家住古浪县黄羊川镇一棵树村的魏岐山最近有点忙,他每天守在自家新建房子的工地上,期盼着房子能早日完工,早日搬进去。“心里着急啊,就想天天看着,希望工程尽快完工,全家早点住进新房。”魏岐山说。

一棵树村位于黄羊川北部,因部分群众的住房靠山而建,而且年久失修,遇到多雨天气易发生地质灾害,存在很大安全隐患。今年4月,黄羊川镇针对一棵树村48户住房安全存在隐患的群众,通过收缩居住、宅基地置换等方式,全部重新修建住房。

住房安全有保障是“3+1”冲刺清零行动重点攻克的方面。我市以县、乡、村为主体,整合行业部门、乡村两级、驻村工作队等力量,成立专项工作队,用“过筛子”的办法,逐项逐村逐户形成准确的任务清单、责任清单和时效清单,县乡村建立总账,行业部门建立分账,挂图作业、销号管理、冲刺清零。

数据显示,今年1至7月全市筛查出的2018户农村危房(“四有人员”、易地扶贫搬迁对象59户危房,按政策规定不列入危房改造范围)中,1959户仍用于居住需要改造的危房已全部开工改造,竣工1881户,竣工率96.02%。其中:四类重点对象474户危房已竣工448户,竣工率94.51%;其他农户1485 户危房已竣工1433户,竣工率96.5%。

在加快住房安全有保障冲刺清零的同时,我市强化义务教育阶段控辍保学,健全完善贫困地区控辍保学联控联保、约谈和管控成效通报三项制度,确保辍学学生“劝得来、留得住、学得好”。建立贫困地区控辍保学联控联保、约谈和管控成效通报三项制度,一生一案,做好劝返、稳学和送教上门工作,全市199436名6-15周岁义务教育适龄人口中,除无能力接受教育的338名残疾儿童少年和继续“送教上门”的107名适龄人口外,义务教育阶段无失学辍学学生。

基本医疗有保障,关键是精准落实各项医疗保障政策。我市着力推进贫困乡村医疗机构标准化建设、医疗技术人员配备、医疗服务能力建设、优化基本医保政策和结算服务四项清零工作。坚持以基本医疗保险全覆盖为目标,加大医保政策宣传,建立健全贫困人口参保数据比对核查动态更新机制和参保清零周通报制度,对未参保贫困人口逐村、逐组、逐户核实,摸清底数,做到应参尽参。目前,全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本地参保33.2万人,参保信息全部录入了参保系统,并进行了贫困标识,贫困人口参保率达到100%。

贫困人口饮水困难是实现“两不愁三保障”过程中最突出的问题,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拦路虎”。

位于天祝县北部毛毛山北麓的西大滩镇,海拔在2632至4074米之间,年平均气温-0.5℃,境内年降水量350至400毫米,缺水、水质量不高成为制约当地发展的最大瓶颈。

为有效解决群众生产生活饮水安全,让群众喝上放心水、安全水、洁净水,今年西大滩镇实施人畜饮水管网巩固提升改造工程,涉及西大滩村、土星村、白土台村、马场村、东泉村、上泉村、西沟村等,计划修建50立方米调蓄水池3座、500立方米调水池1座、2000立方米调蓄水池1座,修建装配式入户井132座,管网改造31公里。

上泉村村民桑敬德说:“党和政府全心全意帮扶贫困村,不仅带来了好政策,还解决了群众的‘吃水难’问题,我们的生活将会越来越幸福。”

至目前,“3+1”冲刺清零行动中调查摸底出的16 项脱贫攻坚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全部完成招投标并开工建设,累计到位资金21243 万元;累计完成投资17534万元,投资完成率83%。筛查出的农村饮水安全方面50个问题已完成整改36个,正在整改14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