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资讯 >市情要览
遇见八步沙
来源:武威日报 作者:张尚梅 发布时间:Thu Aug 22 09:04:45 CST 2019

“戈壁滩,古道边,荒漠连天;土也黄,天也黄,沙尘常现……”第一次听这首古浪小调,我不太懂它的意思。

而后的十年里,我前后深入八步沙二十多次,终于看清了黄沙的肤色,听懂了曲子的意义,了解了治沙人的艰辛。

今天要给大家分享的,就是沙漠与沙漠之子——八步沙“六老汉”及其后人的故事。

八步沙,因只有八步宽的风沙带而得名。八步沙人听了摇头:“不全对,八步,是‘跋步’,从这走一遭,就像在跋山涉水。”2007年4月,我带着好奇来到八步沙。

沙漠里的人家,院墙是黄土夯的,在历经多年的风雨侵蚀后,已成为断断续续、高低不一的“土垄子”,城墙上的枯草随着寒风摇摆。

脸膛黝黑,身形精瘦,讲话有条有理,思路清晰,这次采访,我见到了八步沙林场场长郭万刚。

脖子上挂上水壶、腰里别上干粮袋,我和他们一起出发了。

初春的沙漠看上去色彩依然单调,一盘浑圆的落日贴着沙漠的棱线,大地透出一层深红,沙漠像是睡着了的海。

我只能用“震撼”一词来描述第一次见到沙漠的心情。脚下是矮小的灌木丛,绵延起伏一眼望不到边际。

要是有一片葱茏林海,花红柳绿、鸟语花香,该多美,我默默地想。

郭万刚走到一处流沙沙丘上,一脚陷下去,他用力从沙子里挣扎出来,顾不上倒出鞋里的沙子,又去提水桶。

“挖坑、栽苗、填土、浇水,这些看似普通简单的工作,在这里很是不易。坑挖多深?水浇多少?苗怎么插?这些都会影响苗木的成活。在沙漠里,一滴水都不能浪费。”他打开水壶,轻呷几口,把剩下的倒进了树坑。

坐在沙梁上歇息,郭万刚向我讲起八步沙的前身今世。

事实上,多年前,八步沙飞鸟不栖、黄沙蔽日。地处腾格里沙漠南部的八步沙,曾是古浪县生态环境最恶劣的地方之一。 郭万刚说,当年有个外地的新娘子嫁到村里,新婚第一夜,听了一夜嘶鸣的风声,早晨拉栓开门,愣是被堵在门口的沙子吓了一大跳。

郭万刚的话让我想起那首信天游:坐在沙梁望娘家/咋就把我往这里嫁/抛一把黄沙抹一把泪/咋就叫我活受这个罪……

家园要被黄沙吞噬,怎么办?以石满为代表的古浪县土门镇6位农民在治沙合同书上摁下了鲜红的指印,成为八步沙第一代治沙人。

1981年春,古浪县首家联户经营的林场——八步沙集体林场正式成立。

没有匾牌,没有场房,选择了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他们背上铺盖卷,扛上大铁锨,带上水葫芦,进入沙漠安营扎寨。

在沙地上挖个坑,用棍棒支起来,再盖上草和沙子,他们管这种房子叫“地窝子”。

面对一眼望不到头的沙漠,六个老汉节衣缩食,凑钱买树苗。靠一头毛驴、一辆架子车、一个大水桶、几把铁锨,开始了治沙造林。

白天在沙漠里干活,累了,抽几口旱烟解乏;冷了,生一堆柴火暖身。做饭的时候,风沙揉进面里、刮到碗里、吃进嘴里,牙被硌得直响。晚上和衣钻到“地窝子”里睡觉,到了半夜,“地窝子”上面的棍棒就全被吹走了,几个汉子顶着被子蒙住头,相互依偎在冰冷的被窝里盼天亮。

在风沙肆虐的沙漠里播绿,谈何容易?春秋植树季节抢墒栽下幼苗,常常是一场大风过后,不是树苗被风沙埋压,就是树根被大风掏出。

和沙漠的第一次交手,六老汉被打败,却并没有被打倒。他们毫不气馁,用双手挖出埋在沙里的树身,手捧黄沙埋住被风掏出的树根,硬是让一棵棵树苗在八步沙这片荒漠上扎下深根、发出绿芽。

为了抓紧植树,石满他们各自向家里发了全员动员令。6个家庭40多人全部上阵,最小的10多岁。他们还动员各自的亲朋好友,在浩瀚的大漠里播下一株株绿色的幼苗……

先埋压麦草方格沙障,再在网格内植树种草。春夏秋冬、寒来暑往,风餐露宿、攻坚克难,第一年植树10000亩,第二年植树5000亩。

泪水伴着汗水,苦并快乐着。“六老汉”用“一棵树、一把草,压住沙子防风掏”的治沙措施,第二年苗木成活率达76%,保存率达70%。

从八步沙采访归来,在我的梦中,总会有一片绿,慢慢化成海,总有一群人卧雪爬冰、风餐露宿、担水栽苗……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和力量,让他们在我心中烙下如此深刻的印记?

2008年8月,我第二次走进八步沙。

这次采访,是一次心灵洗礼、一节人生课堂。

早晨的风有点清冷,准备进沙漠的人,穿着秋衣、秋裤,戴着帽子、头巾,还时不时打个冷战。到了中午,太阳炙热地烤着,沙漠像个火炉,大伙开始脱衣服。身上的汗随时会被蒸发掉,水壶里的水,喝一口润润嗓子不敢咽下去。

沙漠的天是娃娃的脸,说变就变。到了下午,忽然刮起了黄风,漫天都是黄沙,嘴巴里、鼻孔里全是沙子,麦草在天上打着旋儿。治沙人无奈,只得收拾好工具,倒退着一步步回到了村上。

回来的路上,二代治沙人贺中强摸着一棵快被晒死的树苗心痛不已。

他突然泪目,说自己想起了父亲。

那年,也是因为缺水,长了一年的树苗还和胳膊一样粗细。他曾悄悄问父亲:“面对没有尽头的沙漠,努力着没有尽头的事,值吗?”贺发林说:“树活了,我的心就活了。”

树是活了,但贺发林昏倒在树旁,和石满一样,他被检查出已是肝癌晚期。

1991年,贺发林老人垂下了枯瘦的双手——“回”了。来年春天,老人坟旁的树冒出新芽,矮小但粗壮。路过的村民看了都说,那就是种树老人。

路上,我还听到了另一个感人的故事:1989年,在全国治沙会议上,全国治沙劳动模范石满吃了沙漠中种出的白兰瓜。白兰瓜的甘甜久久回荡在口中,石满想,八步沙也能种出香甜的瓜来吧。

1990年春天,石满带着全家人来到了八步沙。

挖树坑、栽树苗,背麦草、压沙障,石银山跟在父亲身后一起一跪,一天下来,膝盖上磨出了血印。回到住处,一口水就一口炒面,吃饱了,还要把最后那捆草埋进去。风沙刮到炒面里,把石银山的牙硌得“吱吱”响,他喝口凉水,不敢细嚼,赶快冲进肚子里。

这样坚持了一年,有一天,年满60岁的石老汉骑着毛驴去巡林。中午1点多的时候,毛驴回来了,可他没回来。顺着毛驴走过的蹄印,石银山发现了昏倒在沙坡上的父亲。

1992年,62岁的石老汉在挖树坑的时候再次昏倒,永远闭上了双眼。生命弥留之际,他留给了后人一句话:“这辈子没有留下啥,这摊子树,你们要种好。把我葬在八步沙,我要一直守护着这片林子!”

深深地记得,那天越过一道林木葱茏的沙梁,来到一处宽阔平缓的干河滩上,郭万刚指着一条车印稀疏的沙石路说,沙梁下便是两个老汉的坟墓。  

2012年农历腊月三十,我再次走进八步沙,与治沙人一起过除夕。

卤好的猪蹄摆上桌,一瓶老酒起了盖,郭万刚老泪纵横,治沙的辛酸往事历历在目。

上世纪九十年代,由于国家“三北”防护林政策调整,加上连年干旱少雨,八步沙林场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1997年秋天,郭万刚望着眼前顽强生长的花棒、柠条、梭梭,心乱如麻。要么卖树散伙,要么另找出路,他们面临着最艰难的选择。

提到散伙,当年父辈们的约定又在他们耳边响起。不能放弃,更不能散伙!为了生存,郭万刚提出一个大胆的建议:在林场附近按照政策打1眼机井,开些荒地,发展集体经济,贴补造林费用。

说干就干,从8月16日出门拉设备、拉黄胶泥、到处借款,直到农历大年三十,郭万刚没进过家门。农历大年三十,郭万刚雇了一辆大卡车去金川公司拉打井的设备,车装好已经是晚上11点多了,这时候街上传来噼噼啪啪的鞭炮声。郭万刚纳闷地问:“半夜三更哪来的鞭炮声?”司机拉上车门,不解地反问道:“你是不是傻了?今天是年三十,过年了。”郭万刚怔了怔,鼻子酸酸地说:“钱都用来买设备了,不知道家里买肉了没有?孩子们有没有新衣服穿?”

在八步沙,我深刻领悟到什么是“钉钉子”精神。八步沙人对树的爱、对绿色的渴望,已经浸透到了骨子里。

一个又一个深情的讲述,一段又一段感人的故事,一句又一句激昂的话语。短短两天采访中,我已经与八步沙融为一体。离开八步沙前,我在张润元家里吃了手擀长面、酸菜炒肉,而那天,也正是老人家的七十大寿。

白的树、白的林、白的路、白的沙…… 八步沙的冬天白色是主色调,但绿色的梦想从未缺席。

采访中,我一直在回应读者对西部生态文明建设的关切点,一是八步沙如何把“茫茫黄沙”变成了“葱茏林海”?二是怎样让“绿水青山”成为“金山银山”? 三是“六老汉”的成功经验是否有可复制性?

时隔1年,再一次穿行于雄浑厚重的荒漠戈壁,最初体验沙漠的激动变成了一种期待。

将目光投向车窗外,看着那白的耀眼的云朵,那蓝的澄澈的天空,9年前的印象是什么?是飞沙走石的荒凉?还是治沙人粗糙的面庞?记忆似乎模糊了……

2016年11月3日,气温接近零下20摄氏度,皑皑白雪间,红柳、沙枣树依然伫立,枝枝傲骨,树树有声。在沙障设置区,十多名青年抱着麦草低头弯腰铺设。身后,遍野的草方格牢牢地固定在连绵起伏的沙丘上,在阳光下金光闪闪。

不远处,三代治沙人郭玺开着叉车,哼着歌。“雇5个人装卸一车草要40分钟,一个人操作抱草机只需15分钟;一个人挖坑种树一天最多种3亩地,一台挖坑机一天能种20亩。”郭玺提议组建机械队,效率明显提高了。

第二年,八步沙林场承包治理甘蒙边界的治沙项目达千亩。如今,郭玺负责操作林场里各种机械,还管理着八步沙“溜达鸡”鸡场。

经过两代治沙人的努力,八步沙林木栽植面积达70000多亩,风沙线后退了10公里。如今,他们的治沙战场已经拓展到黑岗沙、大槽沙、漠迷沙一带。八步沙人走过的地方,沙丘稳固了,流沙停滞了,绿色铺地、鲜花盛开,黄羊、野兔等野生动物在此安家落户。

多年来,八步沙林场还先后承包实施了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项目、“三北防护林”等国家重点生态建设工程。郭万刚等人还带领八步沙周边农民共同参与治沙造林,到河西走廊沙漠沿线张掖等地“传经送宝”,不仅壮大了治沙队伍,也增加了当地农民的收入。

2016年,八步沙林场提出科学治沙、开放治沙、创新治沙的崭新思路。林场以引进科技人才为突破口,大力推行科学治沙方法,配置了电脑,购买了无人机和虫情检测仪等,对治沙工作进行网络化管理。

林场引进了现代企业管理理念,推行“出工记账、折价入股、按股分红”的管理方法,迈开了“以农促林、以副养林、农林并举、科学发展”的新步伐。

2018春天,林场成立了古浪县漠缘林业产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依托“公司+基地+农户”经营模式,在古浪县黄花滩生态移民区2号、9号移民点流转搬迁农户5300亩土地,2018年集中连片完成梭梭接种肉苁蓉5300亩,并计划在2019年继续种植5000亩,建立肉苁蓉产业化种植基地。

此外,林场以西靖镇为民新村为重点区域,种植3000亩枸杞经济林,建立枸杞产业化种植基地。梭梭接种肉苁蓉进入稳产期后,每年每亩收入可达2300元以上,还可为周边贫困群众提供近300个就业岗位,人均年收入15000元。

2018年,林场还成立了八步沙林下经济养殖专业合作社,投放鸡苗5000只,吸引周边10余户贫困户参与到合作社的生产中,发展林下经济。

穿行在林中,地上灌木郁郁葱葱,一树一树的花开得缤纷错杂,梭梭在微风里舞动着无数彩色的丝绦……

我不得不感叹:“六老汉”就像一个魔术师,把八步沙由白变黄,由黄变绿,由绿变花,做了个全方位的美颜。

我不得不感慨:无怨无悔的付出铸成了莽莽林海,不忘初心的执着垒成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精神高地。

我不得不感动:三代人38年,久久为功,才有了八步沙的绿色传奇。

我不得不欣慰,在“林海”无声无息变成金山银山的过程中,有着最为可贵的生态自觉:只要影响到绿,就是最大的事。

八步沙的故事,是六个人的故事,也是六个家庭的故事。从一代治沙人到二代治沙人再到第三代,他们与沙漠同行,与风沙抗争;他们不忘初心,筑梦前行……

实践证明:八步沙跨越38年的绿水青山之变,就是“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的活标本。

2018年12月28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林铎在兰州接见了“六老汉”三代人治沙造林先进集体代表;省委、省政府授予“六老汉”三代人治沙造林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并在省博物馆举办“美丽中国·生态民勤”暨古浪县八步沙林场“六老汉”三代人治沙造林摄影展;2019年3月29日,中共中央宣传部授予古浪县八步沙林场“六老汉”三代人治沙造林先进群体“时代楷模”称号,号召全社会向他们学习。

在十几年的新闻采写中,我最佩服八步沙人做的三件事:在荒漠中造林、在观念中植绿、在奋斗中酿蜜。

在寻求答案的过程中,我认识到,没有八步沙,就不足以全面了解古浪人民乃至整个西北人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努力。38年,八步沙实现了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三代治沙人累计治沙造林21.7万亩,管护封沙育林(草)37.6万亩,硬是在寸草不生的沙漠里,绘就了一幅迷人的图画。

38年的生态巨变,38年的林海屏障,再次见证了陇原儿女面对恶劣生态环境不屈不挠、坚持不懈、久久为功的“愚公”精神。这是武威儿女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和“八个着力”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案例,武威人民将沿着一条可复制的生态文明之路,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努力建设经济强市、生态大市、文化旅游名市,全力打造生态美、产业优、百姓富的和谐武威。

此后数十年间,我曾前后二十多次,陪同国家部委、省市领导无数次深入八步沙,也曾陪着各大媒体记者走进八步沙、探寻八步沙、解读八步沙……

2018年12月20日,古浪县八步沙林场展板在国家博物馆举办的“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中展出,我有幸跟随前往。

此次大型展览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讲述了“六老汉”三代人治沙育林的感人故事。古浪籍国家博物馆讲解员贾筱艺在讲解之余对记者说:“古浪县八步沙林场‘六老汉’的故事非常感人,这几天前来参观了解的游客络绎不绝。”

当时已77岁高龄的张润元老人经过长途跋涉后身体有点不适,但他还是坚持参加完活动。那天,我和“六老汉”那张珍贵的合影在中央电视台时代楷模发布会上作为影像资料在大屏幕上出现,我激动地哭了。

不是为了照片上了央视,而是十几年与八步沙结下的情。

写过的报道中,我挖掘出的人物和故事,有造林屡战屡败却愈挫愈勇、如同“打不死的小强”一样的石老汉,有临死了却舍不得用自己植的树做一口棺材的贺老汉,有为保住父辈栽下的树辞掉铁饭碗的郭万刚,有怕同学们看到自己在沙漠里的狼狈样不参加同学聚会的第三代治沙人郭玺……他们的故事,使八步沙这个“范例”无比丰满。

八步沙为什么能成为生态文明建设范例?与八步沙同行十几年,我的结论就是:不管是荒漠戈壁的寂寞坚守,是“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的无悔选择,还是年轻一代人创新、励志的远大抱负,无不体现着八步沙人对生命共同体的超前认识,他们已把生态文明的自觉认识化作成一种信仰。

我庆幸自己是一名记者,能用相机和笔记录下自然赐予我的种种感悟,不论时间长短,都是我对八步沙情感的印证。十年间,大大小小,我采写八步沙“六老汉”报道无数篇。2018年,开始撰写八步沙系列故事,文章被各大媒体转载,社会反响强烈。

此后,时代楷模宣讲团成立,我被市委宣传部抽调为时代楷模宣讲撰写宣讲稿,并赴京在国家林草局、农业农村部、国家生态环境局等国家部委,山西、陕西、内蒙古、宁夏等西北四省,中国农大、北京林业大学等高校及甘肃省十四个市州全程跟踪报道宣讲情况,撰写各类稿件上百余篇,网友纷纷留言:你堪比“七老汉”。

对我来说,八步沙是一个去了就不想走,走了就开始想念的地方。

一次八步沙行,一生八步沙情。新闻媒体从业者也需要传承新时期八步沙精神。我决心站在全局的高度,把握和传承新时期八步沙精神内涵,把老典型讲出新故事、好故事。

采访中,我收集了他们说过的一些话,总有一句会让你泪目,希望与大家分享并共勉。

——如果这辈子治不住沙,就让后人们去治,不管多苦多累,家家都要有一个继承人,一直要把八步沙管下去。

——我们的林子是用一把炒面一碗凉水“吃”出来的,那一颗颗大树是用老汉们的命换来的。

——现在,国家有这么好的政策,我们治沙有这么好的条件,我怎能不干?不但要干,还要一直干下去。

——今天,我们赶上了一个好时代……我相信,只要我们一代接着一代干,总会有风沙变风景、黄沙变黄金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