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资讯 >党建动态
新征程续写新篇章——武威助力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高质量发展综述
来源: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 发布时间:Wed Oct 25 11:33:43 CST 2023

深秋时节,在凉州区邓马营湖移民安置点,一排排鳞次栉比的安置房在阳光下格外耀眼。 


几名搬迁群众漫步在安置点荣华新村小区内,悠闲地欣赏眼前这个曾经“做梦都想不到”的“新家园”,不时发出阵阵欢笑声,移民村里呈现出一派安详和谐的景象。 


从偏远山区到舒适小区,从低矮土房到宽敞小院,从面朝黄土背朝天到就近就地务工,当易地扶贫搬迁的号角嘹亮吹响,武威这片热土便在发展与民生的交融互动中焕发出蓬勃生机。 


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实施以来,武威市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调研古浪县黄花滩生态移民区时“让搬迁群众留得住、能就业、有收入,日子越过越好”的殷切嘱托,感恩奋进、笃定实干,强化党建赋能抓统筹,发挥优势赋能强产业,扩面拓岗赋能促就业,以工代赈赋能稳增收,治理体系赋能优服务,全过程赋能后续扶持高质量发展,搬迁群众日子越过越红火。 

11.jpg


党建引领赋能 

一间间挂在大山褶皱上的土坯房,低矮破旧;一个个嵌在深山浓雾里的小村寨,零星分布;一户户世代与贫困抗争的山里人,致富无门。他们有一个共同的“标签”:深度贫困村和贫困群众。 


“山是高深山,田是坡耕田。”回想起以前的日子,如今已经搬迁至古浪县黄花滩生态移民区绿洲小城镇的蔡玉芬感慨万分:“关键是党的政策好。100平方米的楼房只花了1万块钱,这是天大的好事。” 


而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让搬迁群众尽快适应新环境、融入新生活,必须依靠党建的力量。近年来,武威市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让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为后续扶持赋能加力,将266名威信高、能力强、有责任心的致富带头人充实到175个村“两委”班子,安置区成立基层党组织215个,“产业链”党小组269个,形成“乡镇党委+ 社区党总支+小区党支部+产业链党小组”的组织体系,夯实后续扶持工作的组织基础。 


群众搬到哪里,党的组织和工作就跟进到哪里。为解决群众从山区搬下来不会经营管理设施农业的问题,把最强的工作力量向安置区集中,武威市选派289名农技人员驻村指导,动员农村党员和“土专家”“田秀才”带头发展暖棚养殖、日光温室种植,示范引领带动群众发展致富产业。建立包联机制,健全完善市县乡村四级联动帮扶体系,32名市级领导联县包镇,459名县乡领导班子成员抓村联户,5280名党员干部常态化入户走访、掌握实情、解决问题,持续巩固提升脱贫成果。 


22.jpg


产业发展赋能 

为了避免“贫困平移”,需要帮助易地搬迁群众实现较为稳定的“三维转换”:从农村到城镇的地域转移、从农业到非农业的职业转换、从农民到市民的身份转变。这些工作做好了,易地扶贫搬迁群众才能真正融入新家、安居乐业。


武威市把培育发展富民产业作为搬迁群众稳定增收的主要途径,充分发挥“高原冷凉”“绿洲水土”“沙漠光热” 比较优势,引进培育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推动牛羊猪禽果菜菌草“8+N”优势主导产业规模化、园区化发展,着力建设河西走廊黄金奶源基地、优质绿色食品生产加工基地。 


“要是不从山里搬出来,哪有这好日子?”李应川以前的家在古浪县横梁乡大山里,只有几间土坯房 ,家人上学、就医都不方便 。2018年 ,李应川一家人从山区搬迁到了黄花滩生态移民区富民新村,短短几年间,李应川家就建起了日光温室,盖起了养殖暖棚, 还申请成立了养殖合作社,日子越过越红火。 


“一想起总书记那么关心我们移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浑身就有使不完的劲。我要始终牢记入党初心,带领群众过上体面的好日子。”李应川说。 


易地扶贫搬迁不仅让群众“挪了穷窝”,还帮助群众“改了穷业”,实现了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武威市奶牛存栏从3年前的2.8万头发展到9.1万头,跃居全省第1位,乳制品产值从不足3000万元跃升到10亿元 ,奶业全链产值突破60亿元。依托安置区日光温室、优质饲草、食用菌大棚等产业基地,着力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以精深加工提升特色产业价值链,推动种养加、贸工农一体化发展,3.9万名搬迁群众在产业链上务工就业,人均月收入达到4000元左右。积极发展社区工厂和帮扶车间、开发公益性岗位,为搬迁群众提供就地就近就业机会,安置区建成社区工厂和乡村帮扶车间46个,吸纳带动就业1847人,开发乡村道路维护、护林、保洁等公益性岗位5738个。 


33.jpg


就业帮扶赋能 

“为了照顾家人,不能外出务工,也没有办法发展产业。村里了解了我的情况,给我安排了公益性岗位,收入有保障了,移民区基础设施配备齐全,我们的生活方便得很啊。”谈及现在的生活,天祝县松山滩移民安置区秀杰村村民刘治发乐得合不拢嘴。 


“要就业,就好业”,搬迁后的生计, 是刘治发这样的搬迁家庭最关切的问题,也是实现“换穷业”“稳得住”的基本保障。


为解决数以万计搬迁群众就业这一最大的民生问题,武威市把以工代赈作为提高劳务技能、增加收入的重要举措,让搬迁群众挣钱顾家两不误。 


对群众就地就近务工需求摸底调查,重点摸清易致贫返贫监测户、农村低收入群体和特殊情况不能外出务工人员,登记造册、动态管理,努力做到不漏一户、不落一人。围绕安置区发展所需、群众所能,谋划防沙治沙、蓄水池、村组道路等小工程小项目,储备以工代赈项目116项。能用劳务的不用机械, 能用当地群众务工的尽量不用专业施工队,努力为搬迁群众提供就业机会,提高劳务报酬发放比例,实现“小资金大情怀、小项目大作为”。 


搬迁群众的幸福生活,反映出武威市助力后续扶持高质量发展的“硬核”成效。2021年以来累计在安置点及周边实施以工代赈项目26项,落实资金1.69亿元,带动3754名群众参与工程建设,发放劳务报酬5011万元。同时,在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和重点工程项目领域推广实施以工代赈项目240项,带动2.38万名群众就地就近就业,发放劳务报酬1.99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