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资讯 >人才工作
武威市:“三部曲”奏响乡村人才振兴新乐章
来源:市委组织部 作者: 发布时间:Tue Apr 26 08:59:43 CST 2022

乡村振兴,人才先行。近年来,武威市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始终把人力资源开发摆在突出位置,从乡村人才队伍建设实际出发,在党建引领、集聚培养、激励保障等方面出实招、求突破,谱好“三部曲”,大力吸引各类人才向乡村振兴一线集聚,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有力人才支撑。

谱好党建引领“主题曲”,打造乡村振兴“头雁队伍”。坚持大抓基层鲜明导向,市委研究出台《开展“基层党建质量提升年”活动的意见》《坚持党建引领提升基层公共卫生服务能力的意见》等政策文件,突出党建引领作用。充分发挥村党支部在乡村振兴中的统筹协调作用,采取“四个一批”方式,打造强有力的村级组织带头人队伍,2021年,村“两委”班子换届后,全市新调整配备村党组织书记1049人,平均年龄39.2岁,其中,高中及以上学历1031人,占98%。大力实施新时代基层干部主体培训行动计划,按照市级示范培训、县区普遍培训、基层兜底培训模式,全员轮训村党支部书记。开展村干部学历提升五年行动,联合甘肃农业大学与武威职业学院合作办学,2021年首批录取村干部385名。建立农村干部培养锻炼制度,每年从市、县区直单位选派40名左右优秀年轻干部到乡镇挂职,主抓或分管乡村振兴工作,每个乡村振兴任务重的乡镇均有1名挂职干部。

谱好内培外引“协奏曲”,激活乡村人才“一池春水”。向县区下放引才权限,鼓励县区大力引进人才,2017年以来,县区引进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人才388名,有效缓解基层人才短缺问题。实施“天马英才”人才培养计划,每年选派30名基层骨干技术人才到市直单位研修学习,提升专业技术能力水平。探索推行农村实用人才职称评定制度,已评审认定67名,有效激发了乡土人才创新创业活力。建立城市医生、教师人才定期服务乡村制度,从2022年开始,全市每年组织100名城市医生、50名城市教师下沉基层,开展为期一年的技术服务,帮助基层解决实际困难。同时,打造10个市级“天马名师”工作室,不间断对乡村中青年教师开展培训。依托“三区人才”支持计划,累计向县区选派、招聘、培养文化工作者818名,拨付专项经费1572万元,助力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组建“4+2+1”产业培育科技服务体系,精准选派1752名科技特派员开展“进百企入千户”科技服务活动290场次,建成创新创业示范基地26个,培训农牧民14.88万人次,实现全市93个乡镇科技服务全覆盖。

谱好近悦远来“交响曲”,涵养人才发展“优质生态”。把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作为“拴心留人”的有力抓手,出台《武威市优化人才发展环境的意见》《武威市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实施意见》等“1+6”人才政策体系以及农村实用人才职称评定、科技特派员管理等10多项制度办法文件,从人才引进、培养、激励、保障等方面,最大限度破除束缚人才下乡进村的障碍,让人才在乡村大地尽展其才。落实引进人才待遇,4个县区累计建成“拎包入住”人才公寓303套,为符合政策条件的引进急需紧缺人才办理了子女自愿入学、配偶调配安置等手续。严格落实基层干部福利待遇,通过租房补贴、改扩建富余校舍等方式,满足教师住房需求。及时为新聘村医购买养老保险,每月对村医定额补助300到400元。放宽基层招聘事业单位人员专业和学历标准,优先招聘“乡土”人才。落实推广中小学教师、卫生等重点领域专业技术人才晋升高级职称须有1年以上农村基层工作服务经历的做法,激励人才沉下去、留下来,助力乡村振兴。定期走访慰问基层专家人才,深度挖掘基层人才先进事迹,对15名在县区工作的市级领军人才进行全面报道宣传,进一步激发专家人才投身乡村振兴,把科技论文写在大地上的工作热情。